经授权,亿邦动力发布《2018中国大宗农产品市场发展报告》,本报告由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整理完成。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各类农产品大宗商品实物交收额超过10万亿元,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来说是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草业等)45家、酒类产品市场39家、渔产品类市场25家。如生猪交易所、海洋商品交易中心、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美菜、一亩田、沁坤股份、中国白酒交易中心等。
《报告》同时显示,2017年全国有4469个功能比较完备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13个国家级产地批发市场,30多个田头市场。商务部在这一年确定了49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21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零售)市场。
下面为报告全文:
一、2017年全国农业再获得丰收
201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再获得丰收,粮食“十四连丰”,获得第二个高产年,许多农产品再获得丰收,农产品总量达到211828.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我国粮食仍然超过6亿吨,连续5年超过6亿吨,是第二个高产年、“十四连丰”。如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既要种得好、养得好、加工好,还要卖得好、卖出好价钱,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得收入;反过来,通过卖得好、卖出好价钱,促进种得好、养得好、加工好。
二、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
(一) 期货市场
大连、郑州、上海三个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达到9.53亿手、交易额达到45.53万亿元。具体来说,郑州商品交易所1990年现货起步发展期货交易,现有粮食品种强麦、普麦、菜籽油、早籼稻、油菜籽、油菜粕、粳稻、晚籼、鲜苹果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有玉米、玉米淀粉、黄豆一号、黄豆二号、豆粕、豆油、棕榈油、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鸡蛋品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货交易所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均采取电子撮合交易的方式。中国期货市场先上了鸡蛋(2013年)、鲜苹果(2017年)两个生鲜农产品,特别是鲜苹果期货在全球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2015年大商所推动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首创了“保险+期货”模式,2016年,大商所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安徽开展了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包括9个玉米试点、3个大豆试点,共计投保大豆3.45万吨、玉米16.65万吨,保费总额2648万元。2017年,大商所进一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范围,有32个项目获批立项,支持资金近7000万元。郑州商品交易所也在白糖、棉花品种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上海期货交易所2017年3月全面启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以来,投入资金3960万元,试点项目共23个,涉及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40万亩。
(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整顿中得到发展,2017年我国各类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来说是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草业等)45家、酒类产品市场39家、渔产品类市场25家。如生猪交易所、海洋商品交易中心、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美菜、一亩田、沁坤股份、中国白酒交易中心等。实物交收额超过10万亿元。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7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转型、升级、外迁中发展,许多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外迁动荡中发展,相对其他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交易额仍然稳步发展,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2017年全国有4469个功能比较完备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13个国家级产地批发市场,30多个田头市场,
2017年商务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商务部确定了49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21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零售)市场。[3]
2017年北京新发地交易量达1618万吨,交易额达816亿元。当前,新发地市场每天蔬菜和果品的成交量底线均是1.6万吨,有这两个1.6万吨的保障,北京农产品供应就是绿灯,否则就会变成黄灯或红灯。
2017年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转型升级中发展,该公司继续开展农批市场网络化经营模式,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35个大中城市经营管理了50家综合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市场,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新型农产品流通生态圈,公司旗下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年度总交易量超过3000万吨,年度总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10%。
(四)农产品零售市场
农产品零售市场由农贸市场、菜市场、菜店等多种业态构成,2017年各地重视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特别注重农产品零售市场的提档升级等建设,丰富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消费升级的发展。
1、各种生鲜智能体验店建设
(1)各类生鲜智能店
智能店纷纷开店。智能生鲜店来说,2017年盒马生鲜开出第25家门店,超级物种26家(至2018年2月36家)、永辉生鲜200家,此外还有京东7fresh、苏宁小店、苏宁苏鲜生、每日优选体验店、京东到家体验店、美团生鲜体验店(“小象生鲜”)、国美生鲜店、本来生活无人超市。
(2)各类生鲜无人店
无人店纷纷开店。无人店来说,2017年阿里无人超市、京东x无人超市、苏宁bui、eat box怡食盒子、天虹商场wellgo,3、缤纷盒子店、f5未来便利店、小麦铺、take go、24爱购、小e微店、amazon go、缤果盒子、淘咖啡、moby、百鲜go无人微超、智能微超神奇屋、每日优选便利购、供销总社的co-op mart(供销快闪店)。其中有许多是无人超市、有些是无人便利店,生鲜占有一定的比例。
(3)各类智能菜市场
许多智能菜市场采取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各类人工智能的方式,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成效显著。智能菜市场是指运用科技手段,采集交易数据,通过“一云多端”智慧系统,实现农贸市场管理、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其特点表现为:使用能刷卡的智能电子秤进行交易结算、拥有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拥有信息发布手段,能滚动发布检测信息、价格信息、供销信息等数据。
2017年我国智慧农贸市场在北京、杭州、长沙、温州、连云港、海口、合肥、郑州、青岛、漳州等地得到了探索性发展。有的农贸市场还可以远距离对市场人流、空气湿度、空气味道等进行监管。
2017年农产品智能店(市场)、无人店、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无现金结算等成为时尚风景。
2、北京市——自从2015年市政府印发实施《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以来,全市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全市共新增便民商业网点1210个,其中新增蔬菜零售421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87.4%。
北京市开始通过支持建设规范化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便利店功能搭载、社区蔬菜直通车等多种模式加强蔬菜供给。在安全追溯方面,通过七年多以来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北京市主要流通节点的猪肉产品和蔬菜流通追溯网络。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猪肉、蔬菜流通追溯节点超额完成建设目标,分别达到1778个和2383个。
《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全市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殊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设提升蔬菜零售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685个;全市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网点的城市社区覆盖率达87.4%,城六区全覆盖得到进一步巩固;基本便民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34.9%,较2014年末提升13.1个百分点。
3、上海市——2017年上海市为进一步落实好外延蔬菜基地蔬菜直接进入本市菜市场、智慧微菜场等零售终端,深化公益性市场建设,促进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为示范菜市场的方式和路径。
上海普陀、宝山等区在示范菜市场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强调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标准化菜市场2.0版转型升级新业态发展,形成上蔬永辉、华欣菜市场等为代表的新型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经营管理新模式,实现“3个转变”,即从着重环境硬件转变为注重经营管理,从单一化管理公司转变为公司化、集团化管理,从分散供应转变为基地直供,努力争取更大成效。下一步,上海市以上蔬永辉、华欣菜市场作为示范菜市场的标杆,结合本市外延蔬菜基地、公益性农产品市场、批零联盟等建设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外延基地生产安全放心的蔬菜,经过公益性市场体系流通,优先进入本市示范菜市场销售,实现统一服务、统一结算、统一管理、统一标示、统一品牌,打造蔬菜流通新模式。
三、大宗农产品市场案例分析
1、广西糖网
广西糖网成立于2003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股东为深圳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占比40%)、柳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占比38%)及企业员工(占比22%)。是我国第一家提出以现货交易和物流配送为发展方向的食糖批发市场,首创了“周合同”交易模式,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来开展食糖销售、物流及信息服务,通过积极建设全国范围内全产业链食糖供应链体系,整合社会仓储、运输、金融、质检等各种服务资源,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的食糖流通模式。在全国主要食糖产销区设立配送仓点180多个,整合利用社会仓储资源100多万平米,客户数2500多家,涵盖国内80%以上食糖厂商。
广西是中国第一大蔗糖产区,全国每年60%以上的食糖供应来自广西。围绕国家供给侧改革,广西糖网提出了“工业4.0+流通4.0+消费4.0”的发展理念与构想。大力开展食糖产业供应链交易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我国传统食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2017年,广西糖网的实物交收量约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30%,较好地服务了当地经济,促进了中国糖业的发展。
2、长沙沁坤股份
沁坤股份经过五年多的运营,独创的多元复合“5+1+1”商业模式[1],有效地推动农产品流通智慧供应链试点创新:在实现传统实体市场转型升级、“互联网+智慧社区”建设、“惠民亲民”的桃花源社区、农村电商风险把控、解决订单农业难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沁坤大宗业务、沁坤电商平台业务、沁坤线下实体店业务、沁坤农产品实体市场业务、沁坤农业电商产业科技园等几个部分,拥有20多万会员,涉及各类农产品11大类别,7万多个品种。2017年实现网上交易额42.66亿元。50亿元投资发展了4600亩石榴基地,打造了石榴产业园,石榴教育文化旅游小镇。
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1999年12月成立,有交易商近4000家,交易市场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通过竞卖交易方式累计采购和抛售国家政策性棉花近2000万吨,成交金额近4000亿元。2000年8月至2002年6月,交易市场还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通过竞卖方式抛售国家储备棉230多万吨。储备棉竞卖方式开创了我国储备物资由计划分配转向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先河。
4、重庆咖啡交易中心
重庆咖啡交易中心2016年6月开业,已与法国路易达孚、德国纽曼、日本伊藤忠等签约。该交易中心在2017年实现咖啡交易额97.69亿元,成立不足两年的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咖啡总交易额已突破130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现货交易地。
该交易中心目的是打造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咖啡(跨境)电商平台、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以及中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同时发挥价格、产业链集聚、金融结算、资源优化配置等功能。该交易中心交易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云南、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咖啡产品,供应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市场。
5、重庆(荣昌)生猪交易所
2017年全国最大的生猪产地借着互联网优势,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改变传统交易模式,建立起国内最大的全国统一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实现每年网上交易生猪3500余万头。
2017年8月31日,荣昌区政府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启动“新华(荣昌)生猪价格指数”项目,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编制、发布生猪价格指数,打造中国生猪产业风向标。
荣昌是中国的养猪大区,拥有国家级生猪交易——国家生猪市场。现在全国已有31个省市区在该市场挂单交易,每天交易生猪10万头,占全国总量的10%,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亿元。此次,荣昌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通过新华(荣昌)生猪价格指数的编制、发布与推广,建立以荣昌为中心的全国生猪产业信息生态圈,提升荣昌生猪交易的全国定价权和辐射力。
截至目前,该市场实现年生猪在售量1亿头以上,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的近30%;年成交量3500余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