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由于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高温天气为猪群的生产带来诸多问题,如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繁殖障碍、甚至中暑死亡等。因此,如何给猪群提供适宜、稳定的生产环境,确保生猪安全度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夏季猪场工作的重点,也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1 夏季热应激的危害
1.1 热应激对猪群的急性危害
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体热难以散发,导致体温剧烈上升,代谢率急剧升高,肝糖原迅速耗尽,心力衰竭,肺充血,进而肺水肿。当体温达到43~44℃时,猪出现惊厥或昏迷,进而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衰死亡。
1.2 热应激对猪群的慢性危害
在长期非致命的高热环境影响下,猪为了生存适应,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与行为机能上的适应性强制改变,而这种改变对猪的生产、生长性能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1.2.1 热应激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下,种公猪表现性欲低下、不愿配种、射精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配种受胎率低、产子数少等现象。公猪睾丸实质的温度一般在28℃以下,monitt和first发现公猪在室温33℃和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饲养72h后,公猪2周的精子数明显下降,且畸形率上升,公猪在35℃,40%的相对湿度下饲养100h会导致精子产量下降,畸形率上升,但射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1.2.2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2.2.1 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热应激会推迟青年母猪的初情期,导致后备母猪发情率降低。当环境温度为27~29℃时母猪断奶后15d发情率为79.2%,而当环境温度为18~20℃时母猪发情率为93.4%。另外,7~9月份的初产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晚于其他月份的初产母猪,且断奶后46.2%的初产母猪卵巢有黄体,38.5%的卵巢无黄体。以上说明热应激会导致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1.2.2.2 热应激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母猪受胎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较低, 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情期受胎率逐渐下降,7、8月份气温最高,受胎率达到最低。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受胎率又有所回升,在12月份、1月份进入冬季后,受胎率并无明显变化。何勇军等(2002)报道:在每年的6~9月气温较高,情期受胎率较低,在75% 以下;在冬季12~2月份温度较低, 情期受胎率最高,均在90%以上。因此,为了搞好养猪生产,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必须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1.2.2.3 热应激对胚胎存活的影响
高温的强烈应激作用使母猪内分泌功能失调,也使外周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内部的血液供应量减少,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使胚胎营养不足,出现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产仔数明显降低。另外,高温还可使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变化,导致死胎、畸形胎增多。
1.2.2.4 热应激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温度升高可使母猪的采食量下降, 母猪无法获取更多的营养来维持泌乳的需要,从而影响哺乳性能。由于高温的环境,导致猪群采食量明显下降,quiniou等报:哺乳母猪从第7d至第19 d之间, 每天的饲料采食量从环境温度18℃时的7.16 kg降到29℃时的3.48 kg 。表明在高温环境下,饲料采食量将大大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呈曲线。采食量的下降使母猪的膘情下降,不能获取足够的营养,直接导致母猪哺乳性能的下降,引起仔猪的发育不良。
1.2.3 热应激对生长猪的影响
1.2.3.1 生长受阻、料重比上升:商品猪最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18-21℃,一般认为32℃—38℃是热应激素范围。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的5-10℃时,猪的采食量则要降低6%—21%。赵有璋(1989)指出:气温为21℃时,肥育猪增重最好,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有影响,其规律是:猪越大,越怕热。ingram(1974)的资料也证实,肥育猪在39℃的环境中根本不能生长。
1.2.3.2 行为紊乱:为了散热降温,猪的自洁行为紊乱,在睡床处排尿,在排泄处卧睡;为了争夺地盘,咬斗行为增多,猪群和谐的社交关系破坏,导致生长减缓,管理难度加大。
1.2.3.3 免疫力下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由于猪群长期处于热应激的状况,机体维持需要增加,加之采食量下降,导致免疫器官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为诸多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2 夏季猪群管理要点
消除热应激的基本原则是在猪场现有条件下,尽量消减环境热应激的负面影响,同时针对猪群发生的各种热应激病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2.1 夏季猪场管理要点
2.1.1 作出防暑降温计划,防范于未然。
在夏季到来前,排查猪场各种通风降温设施的有效性和使用安全性,确保在夏季炎热季节各项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发生率。做好各项应激准备工作,如线路检查、备用电机、风机、水管等通风降温设施、设备的准备,确保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影响猪场正常的防暑降温工作。
2.1.2 加强猪群、设备监管,早发现早采取措施。
夏季高温,猪群易出现突然高烧、流产等异常情况,因此,要在中午、夜晚安排人员巡视,加大对猪群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猪群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由于设备的高负荷、长时间运行,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尤其供水系统重点关注,对事故高发设备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1.3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减少霉菌毒素产生。
由于高温的应激,猪群的采食量减少,导致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夏季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适当增加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可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以满足猪群在高温季节营养的需要。
2.1.4 排查供水系统、确保夏季供水安全
夏季高温季节,猪场的水量消耗是正常时的1.5倍,如此大的耗水量导致供水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作,如何保证供水系统的畅通和安全,将决定了猪场猪群能否安全度夏的关键。逐个排查各栋舍,各栏位的饮水器是否正常,确保饮水器的数量能够满足猪群需要。定期排查饮水器是否流水畅通,尤其经常进行饮水加药的栋舍,供水管道易被残存的药品堵塞,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天检查饮水器远端的压力是否充足,流量是否达到标准:母猪为2~2.5升/分钟,肉猪为1~1.5升/分。饮水最好采用清凉深井水、同时避免供水井、管道暴晒在阳光下。
2.1.5 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猪群免疫力
由于夏季猪群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同时夏季也是蓝耳病、伪狂犬、乙脑、附红细胞体等疫病爆发的高峰期,因此,必须做好各项疫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尤其对于病毒性疾病,必须合理、正确、规范的保存、运输和使用疫苗进行预防,针对夏季疫苗的免疫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疫苗的使用必须注意回温、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免疫所用的注射器、针头等设备要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做好免疫前的用量计划,避免疫苗的反复冻融。疫苗的注射尽可能安排在早晚进行,避免高温对猪群的应激。强化人员管理,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免疫失败。
2.2 夏季公猪群管理要点
保证公猪栋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的滋生和传播。每天投放一定量的青饲料或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提高猪群的食欲和抗应激能力。合理使用公、母猪,适当减少公猪的使用次数,使用间隔不低于3~4d。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配种或采精,可在早8 h前,晚6 h后进行,以减少对猪群的应激;经常检查精液品质,及早发现有问题的精液,对发现精液稀少、畸形率高的问题公猪及时改善饲养,或淘汰。
2.3 夏季母猪群管理要点
加强各栋舍卫生管理,减少流产、产后感染的发生。改善饲喂方式,有条件的猪场可将干料改为湿拌料进行饲喂,增加猪群采食量。调整饲喂时间如早上提前喂料、下午推后喂料,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增加饲喂次数如每天4~6次。定期清洁料槽,每天为猪群提供新鲜的饲料,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霉菌毒素的产生。针对哺乳母猪,在环境降温的同时,还应注意仔猪的保温,避免温差过大导致仔猪腹泻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加强产前、产后母猪的保健免疫工作,避免产前便秘、产后子宫炎、乳房炎等的产生。
2.4 夏季生猪管理要点
加强猪群巡视,对发现异常的猪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猪舍卫生条件,减少蚊蝇滋生,避免病菌蔓延。长途运输要在早晚进行,注意装车密度,定时淋水降温。适当调整猪群饲养密度,尤其是育肥后期猪群,建议保证0.8~1m2/头,以减少热应激的产生。
下一篇: 多少养猪人干过精液里加缩宫素的事
上一篇:疫情防控成本增加,后期养殖成本提高,猪价或涨至20元/公斤以上